【原文】
有用者,不可借(1);不能用者,求借(2)。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3)。
【按语】
换代(4)之际,纷立亡国之后(5)者,固借尸还魂之意也。凡一切寄兵权于人(6),而代其攻守者,皆此用也。
【注释】
(1)有用者,不可借:意为凡自身可以有所作为的人,就不会甘愿受别人利用。
(2)不能用者,求借:意为那些自身难以有所作为的人,却往往有可能被人借以达到某种目的。
(3)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语出《周易蒙》卦辞。在这里,蒙字本义是昧,指物在初生之时,蒙昧而不明白。童蒙,幼稚而蒙昧。此句意为,不需要我去求助蒙昧的人,而是蒙昧的人有求于我。
(4)换代:改朝换代。
(5)亡国之后:已被推翻的王朝国君的后代。
(6)寄兵权于人:寄,依托。此语意为,手中实际握有兵权,却在名义上依托在别人门下。
【翻译】
凡是自身能有所作为的人,往往难以驾驭和控制,因而不能为我所用;凡是自身不能有作为的人,往往需要依赖别人求得生存和发展,因而就有可能为我所用。将自身不能有所作为的人加以控制和利用,这其中的道理,正与幼稚蒙昧之人需要求助于足智多谋的人,而不是足智多谋的人需要求助于幼稚蒙昧的人一样。
【按语译文】
每当改朝换代的时候,人们就纷纷扶立亡国君主的后代,这就是一种“借尸还魂”的计谋。凡是让军队依附于别人,并代替别人进攻或防守的,都是用的“借尸还魂”的谋略。
【计名解析】
借尸还魂:尸,死人的身体;魂,旧时迷信的说法,指能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人死后,将灵魂附于他人尸体而复活。现比喻已经没落或死亡的事物借助别的事物,又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军事上指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事物,来实现自己的军事意图。此计在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运用极广。
【计名源出】
“借尸还魂”的故事源于神话传说。从前有一个叫李玄的人,长得十分英俊潇洒,博闻强记,太上老君见其聪明伶俐,就收为弟子,教他长生不老之术。一日,他要随太上老君到仙界云游,但因为身体是肉体凡胎,上不了天,只好留下躯体,跟随太上老君魂游太空了。他在自己的灵魂离开躯体之前,让徒弟好好看守自己的尸体,别让他腐烂了,说自己会在七天之内返回来,要是逾期未回,那就表明自己已经成仙了,到时就可以将自己的尸体火化了。
他的徒弟遵照李玄的吩咐,日夜守护着他的尸体,可到了第六天,忽然传来母亲病危的消息。李玄的徒弟进退两难。他想回家为母亲送终,但师傅的灵魂还没有归还;可如果继续守护师傅的尸体,自己就难尽孝道。这时有人劝他说:“在师徒之义、父母之情不能两全的时候,首先应保全父母之情。何况你师傅已六日未归,说不定早已成仙去了。”他的徒弟闻言只好洒泪将李玄的尸体焚化了,回家给母亲送终。
到了第七天,李玄的灵魂回来了,可四下里找不到自己的尸首,无法还阳,正在急切无奈之时,忽然看见旁边有一刚刚断气的乞丐,他在慌忙之中也顾不上别的,便将自己的灵魂附在了乞丐的尸体上。只是借尸还魂后的李玄与之前的自己面目全非。蓬头垢面,袒腹露胸,还跛了一只脚。为了支撑身体行走,李玄将一根竹杖变为铁杖,他也因此被称为“铁拐李”,而原来的名字李玄反而渐渐被人们忘了。
铁拐李借尸还魂的故事还见于元代岳伯川所写杂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后《东游记》也有记载,只情节不尽相同罢了。“借尸还魂”这一带有迷信色彩的民间传说,后来被人们用来喻指某些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助某种形式得以复活的现象;有时也可以用来喻指某些新的事物或新的力量借助某种旧的事物或旧的形式求得发展的现象。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所谓“尸”“魂”“借”“还”的喻义便都不尽相同了。
【实例解读】
楚项兴兵灭秦之战
借尸还魂,原意是指使已经死亡的东西,借用另一种形式出现。在作为计谋运用时,它的实质是利用没有作为或不能有所作为而加以控制,对有作为难以控制的,则不可以施计,它和“假途伐虢”之计有所不同,借尸还魂,“借”的对象是不确定的。而假途伐虢“假”是确定的,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都曾成功地运用“借尸还魂”这一计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剪灭割据称雄的六国诸侯,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行郡县,修驰道,统一法律、货币、文字、度量衡;筑长城,北御匈奴,南定百越,对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创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他专制暴戾,苛刑峻法,焚书坑儒,且极度奢靡豪华,修阿房宫,建骊山墓,以致役繁赋重,人民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因而在秦始皇死后的第二年,全国各地便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中楚国人是对秦的怨愤最深,反抗最烈的,以致有人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首先举起义旗的是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军,他手下大多数为原楚国人,建立的政权就叫张楚,陈胜自立为张楚王。首先响应陈胜、吴广的是项梁、项羽两叔侄,他们杀了会稽(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郡守殷通,举兵反秦。之后,项梁、项羽接受陈胜的率领八千江东精兵,西渡长江,转战于江淮之间,屡战屡胜,他们还先后收编了陈婴、黥布、薄将军等多部起义军,部队迅速发展到六七万人。
公元209年(秦二世元年),项梁、项羽部队进驻薛城(在今山东省南部微山湖附近)不久,突然传来陈胜在陈县(今河南淮阳)被秦将章邯打败,为车夫汪贾所杀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有些部下便怂恿项梁自立为楚王,项梁一时拿不定主意。恰在这时,范增前来求见。范增学识丰富,见解独到,很有计谋。他就是为如何巧妙应对和利用当前时局一事,来给项梁出主意的。范增认为,陈胜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他出身不是名门大族,声望不高,又没有特别的才干。虽然最先起义抗秦,但却不立楚国王室的后裔为王,而自己据地称王过于仓促。在范增看来,暴秦吞灭六国,楚国方面最无辜。楚怀王为了与秦通好而入秦,却被秦王扣留,三年后客死秦国而被楚国百姓怀念至今。项梁叔侄从江东起兵,渡江击秦,楚地豪杰将士之所以争相前来投靠,竭诚效力,无非是因为项氏一家本来就是楚将出身,相信项梁必定会拥立楚国王室的后裔,以图恢复楚国。如果项梁能顺应民心,扶植楚国的后裔,楚地百姓自然会闻风而至,那时天下便能一举而定了。项梁高兴地采纳了范增的建议,派人四处去寻访楚国王室的后裔,正好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于是项梁立即派人备上王车王服,将其迎来薛城,奉为楚怀王,定盱眙(今江苏洪泽湖畔)为国都,项梁则自称武信君。之后,楚项部众迅速扩大到数十万。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项羽在巨鹿(在今河北省平乡县)以破釜沉舟的决心与胆气,击溃秦军主力章邯的四十万大军,与刘邦等人共同推翻了秦王朝的暴虐统治。灭秦之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而依范增借尸还魂之计借来的楚怀王这具政治僵尸,由于已无利用价值,便被项羽改号义帝流放到洞庭之南的长沙郡。
旧钞票上的“船”赚来滚滚财源
借尸还魂也常常被应用在现代商业活动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韩国的工业发展比较迅速,但造船工业却一直比较落后,有一个叫郑周永的巨富看准了造船业。1970年他投巨资建了一个造船厂,目标是建造百万油轮。虽然他本人对造船一窍不通,但他信心十足,在记者招待会上他说:“造船,和建发电厂一样,总要由不会到会,从不熟悉到熟悉,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造船厂开业后,一开始却根本没有人来订货。经过多方调查,原来外商不相信他们的造船能力,说从来没有听说过韩国能造百万油轮。郑周永一听这话心里犯急,因为他造船厂的钱都是贷款来的,没有人来订货,船厂怎么生存下去?他冥思苦想,一直没想到好办法。但郑周永有一个收藏旧钱票的习惯,没事就会翻出旧币来欣赏。一天,他百般无聊翻看一大堆发黄的旧钞票时,突然两眼一亮。原来,他发现,在一张面额为500元的旧钞票上印有15世纪朝鲜民族英雄李舜臣发明的龟甲船,其形状和现代油轮非常相似。顿时他想到了取得外商信任的高招。于是,郑周永怀惴那张发黄的旧钞票,到各地游说,宣称韩国的造船能力不容怀疑,在400年前就能造大船,他们的民族英雄还用这种大船打败过日本人,等等。经他这么一游说,外商果然信以为真,他很快就得到了两张26万吨级油轮订单。就这样,郑周永借一张旧钞票,给自己的造船厂打开了一条销路,事业也因此一路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