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计 隔岸观火 :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原文】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1)。暴戾恣睢(2),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3)。
 
【按语】
 
乖气浮张,逼则受击(4),退而远之,则乱自起。昔袁尚、袁熙奔辽东(5),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6),恃远不服,及曹操破乌丸(7),或说操逐征之,尚兄弟可擒也。操曰:“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来,不烦兵矣。”九月,操引兵自柳城(8)还,康即斩尚、熙,传其首。诸将问其故,操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相图(9),其势然也。”或曰:此兵书火攻之道也。按兵书《火攻篇》前段言火攻之法,后段言慎动之理,与隔岸观火之意,亦相吻合。
 
【注释】
 
(1)阳乖序乱,阴以待逆:阳、阴,指敌我双方两种势力;乖,分崩离析;逆,混乱、暴乱。全句意为:敌方众叛亲离,混乱一团,我方应静观以待其发生大的变乱。
 
(2)暴戾恣睢:穷凶极恶。
 
(3)顺以动豫,豫顺以动:语出《周易豫》中“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意思是说:阴阳相应,天地之间也能任你纵横,何况建诸侯国、出兵打仗呢?这里指采取顺应的态度,不要逼迫敌人,让其内部互相残杀,待其实力削弱之后我方再乘机取利。
 
(4)乖气浮张,逼则受击:当敌人内部出现内讧的情势时,如果去逼迫它,反而会遭到它的还击。乖气,即敌方分崩离析的情势、氛围。
 
(5)袁尚、袁熙:三国时袁绍的儿子。袁绍死后,他的一个儿子袁谭在南皮城被曹操杀害,袁尚、袁熙被魏将焦触、张南攻打,逃奔到辽西的乌丸(即乌桓);乌丸被打败,又逃到公孙康那里,后被公孙康用计抓获,斩首。
 
(6)公孙康:三国时公孙度的儿子。辽东襄平人,因斩袁氏兄弟有功,被曹操拜为左将军。
 
(7)乌丸:即乌桓,东胡族,居乌桓山。汉末曹操灭乌丸,其遗族后迁那河(今嫩江)之北,自称“乌丸国”。
 
(8)柳城:在今辽宁锦县西北面。
 
(9)急之,则并力;缓之,则相图:并力,联合起来对外;相图,相互图谋,相互倾轧。全句意为:逼得太急,敌人就会联合起来,一致对外;慢慢耐心等待,敌人以为没有外敌,就会内部相互倾轧。
 
【翻译】
 
当敌人内部产生争斗、秩序混乱时,我方应静观待其发生变乱。待敌人穷凶极恶,自相仇杀,必定会自取灭亡。顺应时势而行动,就像豫卦所说的那样,要达到令人喜悦的目的,必须顺应时势行动,不宜操之过急。
 
【按语译文】
 
敌人自相倾轧的势头出现时,应静观其变,不要急于去逼迫它,逼迫它你就会受到反击。如果退避得远远的,敌人反而会自己出现内乱。当初袁尚、袁熙两兄弟被曹操打败后,逃到辽东去时,还有几千骑兵。开始,辽东太守公孙康凭着自己离曹操很远,不肯服从曹操。后来曹操攻破乌桓,有人劝说曹操立刻乘胜去征讨公孙康,擒捉袁氏兄弟。曹操说:“我会让公孙康乖乖地把袁氏两兄弟的头送来,不用劳烦我们动兵!”九月,曹操带兵从柳城回来,公孙康果然砍了二袁的头送来了。诸将问曹操,这是怎么回事。曹操说:“公孙康向来害怕袁氏二兄弟,我如果急于去攻打公孙康,他们就会联合起来对付我;我放松一下,他们就会自相残杀。这是必然的情势发展。”有人说:“这是《孙子兵法火攻篇》的原理。”兵书《火攻篇》前段讲火攻的方法,后段讲用兵要十分谨慎,这和“隔岸观火”计,意思是相吻合的。
 
【计名解析】
 
隔岸观火:隔,隔开,隔离;观,看。从河这边看对岸失火。比喻在别人出现危难之时,袖手旁观,待其自毙。在军事上指不靠直接交战,而在敌人内部自相倾轧时,采取坐山观虎斗的态度,促使其矛盾更加激化,在其两败俱伤时,从中取利。
 
隔岸观火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运用,“观”并不是消极的,有时要善于主动点火,有时候要想方设法让火烧得更大,然后视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计名源出】
 
此计源于《孙子军争篇》中的“以治待乱,以静待哗”。计名原意为:隔着河观看人家起火,等待机会牟利。即指己方立于一旁观他者之意。在《孙子兵法》中还提到:名君名将常以慎重的态度以达成战争的目的。他们若无有利的情况或必胜之优势绝不起来作战行动,若非万不得已时绝不采取军事行动。
 
而且即使我方兵力有必胜的优势,亦不可不分青红皂白地采取攻击行动,因为就算我方真的胜利,亦免不了要付出相当大的死伤代价,此种胜算不是最佳的作战方式。
 
尤其是当对方内部产生纷扰时,我方更应该袖手旁观,以待对方自灭,才是明智之举。在敌方内纷争起时,己方若即攻击,虽有战胜的可能,但亦可能造成反效果,因此算不得是好战略。总之,仔细观察敌情,正确地判断,才是成功的“隔岸观火”的策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实例解读】
 
苏代巧计纵火救赵国
 
一个国家或集团遭遇天灾或内乱之祸,而它的整体力量又并没有在灾祸中受到多大损伤,这时候如果又有外部的势力想要趁火打劫反而会得不偿失。因为这股外部势力反而会使其内部的矛盾势力团结一气,同仇敌忾,一致对外。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隔岸观火的重要性。
 
战国后期,秦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战全歼赵军四十万,赵国国内一片恐慌。白起乘胜连攻下赵国十七座城池,直逼赵国国都邯郸,赵国岌岌可危。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向赵王献计,愿意冒险赴秦,以救燃眉之急。赵王与群臣商议后采纳了他的建议。
 
苏代带上厚礼前去咸阳拜见应侯范雎。他对范雎说,武安君原本就名声在外,再经长平一战更是威风凛凛,他要是攻下邯郸那就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他假意为范雎担心,说你现在的地位虽然在他之上,将来只怕不得不位居其下了。范雎果然中计,连忙问苏代有何对策。苏代便乘势说:“赵国现在完全不是秦国的对手,什么时候想攻占都可以,你何不劝秦王暂时同意议和,然后找机会解除武安君的兵权,那时你就能高枕无忧了。”
 
范雎闻言果然面奏秦王,提议答应赵国割地求和的要求暂时休兵。结果,赵国献出六城,两国罢兵。白起突然被召班师,心中非常不快,但也无可奈何。
 
过了两年,秦王改派王陵率十万大军又去攻打赵国。可这时赵国已起用老将廉颇,设防甚严,秦军久攻不下。秦王大怒,决定让白起挂帅出征。可白起心中有气,又知道廉颇不比赵括,不好对付,就以秦赵结盟,此时攻打赵国会失信于诸侯百般推诿,最后干脆称病就是不答应领兵。秦王怒不可遏,决定削去白起的官职,将他赶出咸阳。但范雎却不放心,他对秦王说:“白起心怀怨恨,如果让他跑到别的国家,将来只怕会回来报复秦国。”秦王一听,立即派人给白起送去一把剑,让他自刎。可怜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白起,竟落到了如此下场。
 
要打击并消灭敌人,不能盲目地趁火打劫,要先袖手观望,看清火势发展,等待火势蔓延,能从内部烧垮了敌人的有生力量,这时才能坐收渔利。这才是隔岸观火的精髓。就这样苏代不但解了赵国之危,还除掉了敌人的一员猛将。
 
隔岸观火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运用,“观”不是小计的,有时候要善于主动点火,有时候还要想办法让火烧得更大,然后视情况采取相应对策。当白起围邯郸时,秦国国内本无“火”,可是苏代点燃了范雎的妒忌之火,制造秦国内乱,文武失和。赵国隔岸观火,使自己免遭灭亡。由此可见,运用隔岸观火之计不应是消极等待、观望,而是要充分掌握竞争对手的矛盾,加速两极转化,才能取得成功。
 
美国隔岸观火成霸主
 
美国的崛起可以说是海内外迄今为止对隔岸观火之计运用得最成功的实例解读了,美国的整个崛起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隔岸观火的过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英、法国为首的协约国和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在欧洲大陆展开了胶着的大厮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隔着大西洋“观火”,大发战争横财。美国一直宣称保持中立,既不偏向协约国,也不偏向同盟国,私下里却抓住时机跟这两大集团做生意,将美国的钢铁、化工原料以及其他的战争物资趁机兜售给欧洲各国。几年之间,美国便完成了从战争开始前的负债国家到战争结束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的转变,黄金储备更是占到当时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二分之一,可以说是一战爆富。1917年,眼看大势已定,战争很快就要结束,美国隔岸观火也看够了,美国知道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参战,果然随着美国的加入,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迅速垮台,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快便结束了。经过这次大战,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战前比其强大的国家,无论是胜利的一方,还是失败的一方,全都受创惨重,难以与之匹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又故伎重施,西边隔着太平洋,东边隔着大西洋,继续隔岸观火兼发战争横财,直到欧亚两个战场的战争都进入收尾阶段,他们才利用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的机会,借机正式参战。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更是彻底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强国。
 
美国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与两次大战远隔重洋,避免了战争带来的最大损失,这就是“隔岸”。而在一旁,静静地观看战争的变化,寻找最恰当的出手时机,这就是观火,美国运用隔岸观火一计,就这样一步步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